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王正平教授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伦理和师德存在的教育价值缺失、急功近利盛行、优良传统断裂、建设重心偏颇和职业信誉受损等5大危机。他认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澄清教育价值理念、把握师德现状、明确道德是非、改善制度机制、加强师德践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指出,教育伦理学应反思当前以人为器物的教育哲学,应激发学生自主判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邵龙宝指出,“经师好遇,人师难求”。他认为,前者重器,后者重道。当前的师德教育要以“仁爱”为核心,树立教师人格动力的价值观,培养其创造的智慧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周中之教授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师德建设应当重视“治理”离不开制度保障。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陈泽环教授认为,教育伦理学研究可从制度教育伦理、机构教育伦理和个人教育伦理三个维度加以拓展;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余玉花教授则着重探讨了大学教师职业伦理和师德建设的特殊性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文岚认为,当前的教育伦理研究与师德建设,应当有全球化的视野,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本次教育伦理学术会议的一个鲜明亮点,是十分重视理论专家、一线教师和政府行政官员良性互动,努力打通理论、实践和管理之间的壁垒。会上,上海市三女中特级校长徐永初从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如何以“仁爱教育”理念为本,提升学校的教学品质,涵养教师深挚的爱心与师德;上海师范大学二附中刘次林校长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要正确把握师德问题的三重角度,即从教育本质出发理解师生关系、从教育目的出发规范教师道德作为、从现代社会文化出发理解现代师德建设的特点。市教委副秘书长曹荣瑞指出师德培育应着重考虑与教师评价、与依法治校、与教师培训、与宣传、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市文明办调研处处长陈麟辉指出,上海师范大学率先重视师德研究令人鼓舞,官德、师德、医德的状况体现出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开展教育伦理与师德建设有利于建设全社会道德高地,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海市教卫党委宣传处副处长冯艾认为,开展教育伦理学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师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咨询。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厘清了当前教育伦理与师德领域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指明了教育伦理学与师德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并且有效地与一线教育实践做出了紧密呼应。
会上,上海市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我校王正平教授被推选为主任,华东师大余玉花教授等担任副主任。
(作者:陆海旸 摄影: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