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网站!

打造一流学报 给力学科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名刊工程”建设侧记

来源:学报编辑部发布时间:2011-05-30浏览次数:496


  今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在1160家全国高校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率统计中排名第八,在师范类院校中位列全国第一。自去年以来,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上升,刊物已进入全国学术期刊的一流行列。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学报编辑部主任王正平教授和部分专家编委,追寻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开展“名刊工程”建设的一个个脚印。
  学界赞誉:学报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学术名片”
  一所大学的学报,是衡量这个学校学术水平的一把标尺,是促进学科创新的平台,是培育优秀学术新人的园地。
  创刊于1958年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有着骄人的历史成绩。迈入21世纪以来,学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走上了一条曲折、艰辛、向上攀登的崎岖道路,开创了新的篇章。
  新世纪以来,在校党委和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领导和全体同仁,高度重视自己肩负的学术使命,力戒浮躁之气,寻找学术真知,奋勇前行、开拓进取,努力使学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亮点和利器之一,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为理论创新开辟道路,为人才成长呐喊助威,为师大发展增色添光。
  去年以来,学报更是捷报频传。学报旗下的刊物纷纷再创佳绩,不断使文理学报质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也不断提升。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排名高校学报第十六,创历史新高;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首次入选“全国高校30佳社科期刊”;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11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在1160家全国高校学报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率排名第八,在师范类院校中位列全国第一;……今天,在美国、日本、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中都出现了我校学报的身影,如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收藏的少数中文学报中就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也正是有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近年来才赢得学界同仁的交口赞誉,学报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既令人惊讶又不得不令人信服的瞩目成就,她已成为上海师范大学一张闪亮的“学术名片”,成为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学术品牌的重要窗口。
  “五个意识”:学报开拓进取的内驱动力学报的进步和成绩来之不易,倾注了学校党政领导和其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倾注了校内外广大专家的知识创造和智慧结晶,离不开学界友人的无私帮助和鼎力相助,离不开学报前辈和同仁们的踏实工作和共同努力。
  学报的不断进步,同自身确立先进的办刊理念也有着莫大的关系。面对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学术竞争,学报领导班子提出加强“五个意识”,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这已成为学报积极开拓进取的内驱动力。
  学报人牢固树立“岗位意识”,以办好学报、繁荣文化、促进学科建设为职志,爱岗敬业,具有岗位责任心,培养平凡事业中见光辉的职业理想。
  学报人不断提升“学术意识”,崇奉“学术自由、学术公正、学术良心、学术创新”,以学术为本、以学科为用,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为刊物生命。
  学报人时刻牢记“规范意识”,自觉遵守审稿规范、编校规范、日常纪律规范,构建学报内部管理的有效秩序。
  学报人精心打造“团队意识”,携手共建以“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谐共荣”为宗旨的“和美团队”,建设集体的精神家园。
  学报人狠抓“创新意识”,以学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鹄的,把创新作为推动学报不断前进、不断自我超越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正是在“五个意识”办刊理念的引导下,学报逆水行舟、乘风破浪,奋发图强,打造出了这张闪亮的“学术名片”。
  专家系统:学报质量全面提升的智力支持为了办好刊物,学报同时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依靠编委会,逐步建设由校内外、国内外一流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系统”,获得各方面的智力支撑,扎实推进“质量工程”的建设。
  学报哲社版坚持不懈地创设并推行“特约栏目主持人”制度,培育、打造特色栏目,积极向国内外顶尖专家约稿,汲取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如曾积极组织的“计算机伦理”栏目三篇国际顶级专家约稿,结果两篇被《新华文摘》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两篇被《中国社科文摘》全文转载,在学界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样全面认真地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抓好“专家系统”建设,向著名专家组稿,迅速反映理工科学术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学报基础教育版则不畏各种困难,迎难而上,今年完成了艰难而重要的转型,最新推出《现代基础教育研究》学术集刊,与著名中小学校长和基础教育界最重要的专家开展良好的合作与互动,为上海和全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服务,受到热忱欢迎。
  “和美团队”:一支专业编辑队伍在健康成长万事以人为本。学报非常关注团队和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和美团队”,一支专业的编辑队伍正在健康成长。
  学报关心人才队伍的精神成长,呼唤学报人在平凡的事业上创造辉煌,戒掉浮躁,在职业精神的召唤下,树立职业理想,追求真善美。今天,“以敬业的心工作,以感恩的心生活”正成为每个学报人的心声。“学术是寂寞的事业”,学报人正以一种内心的淡定与平和,怀揣着开辟学报事业新境界的职业目标,追求真知与真理。
  学报重视人才队伍的业务培养,在提高编审人员编辑能力的同时,按照教育部“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的文件要求,积极提高编审人员的科研能力。定期举行学术信息和动态交流会,开设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目前已经结集出版了多本论文集。
  青年人是未来的希望,学报这几年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与青年人交流思想,给青年人提供丰富的锻炼平台和展现能力的舞台。
  “十年辛苦不寻常”。学报的今天可以说是“梅花香自苦寒出”。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报人明白,面对激烈的学术竞争,追求不容稍懈。我们相信,学报人会在“五个意识”的办刊理念指引下,贯彻“名篇—名栏—名刊”的战略发展思路,为真正打造出一流学刊而再创佳绩。这张闪亮的“学术名片”一定会更加熠熠生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光彩!(记者 陈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