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 newline} {enter newline}《光明日报》专门介绍我学报 “中国美学研究”专栏 {enter newline}《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推出了由刘士林教授作为特约栏目主持人的“中国美学研究”专栏,被2006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版)论点摘编以《中国美学的出路》为题作了专栏摘编,社会反响良好。现将原文引述如下: {enter newline}中国美学是一门在20世纪新生的人文学科,由于从一开始就深受西方哲学美学及其叙事方式的影响,使其自身在学理内涵、学科结构及学术话语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相当严重的问题。要改变中国美学这种异化的知识生产状况,无外乎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通过先验批判构建出具有相对纯粹中国学术内涵的元概念与元叙事,为中国美学精神的复活与话语再生产提供一种合法的现代语境;二是对作为中国美学精神之本源的诗性文化与诗性智慧进行发掘与重构,为当代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本土性学术资源。为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文章,对中国美学的出路进行了探讨。劳承万的《研究中国美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在反思中国现当代美学是“西方美学在中国”之基础上,提出美学在学科形态上应有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两种,并具体论证了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的可能性。刘绍瑾的《孔子复古思想的审美文化意义》一文,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一具有浓厚怀古情结和复古情愫的经典名言之分析、阐释入手,去探索孔子复古思想中蕴涵的丰富、独特的审美文化意义;刘士林则在《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一文中,从中西民族两种基本象征——“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与“人是有情感的芦苇”——的比较、融通进入,揭示了中国诗性美学与诗性文化固有的传统本真内涵及其折射出的现代性价值。这些讨论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理进步会起到某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enter newline}(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