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5期上师大学报(哲社版)开出“上海文化”专栏: {enter newline}新说近代“新式剧场”和“洋场才子” {enter newline} 2002年第5期上师大学报(哲社版)于9月25日出版。在该期学报的{double mark}上海文化{double mark}专栏中,关于{double mark}抗战文化{double mark}、{double mark}新式剧场{double mark}、{double mark}洋场才子{double mark}研究话题,有些新的论述。 {enter newline}朱敏彦、齐卫平的《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发展论析》一文,认为上海抗战文化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随着战争进程的跌宕起伏,上海文化的发展也相应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这发展的脉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历史。孟兆臣的论文,开拓了一个新的视点:洋场才子,一群在上海租界从事文艺作品生产和经营的文人。并且认为,作为{double mark}中国第一代职业作家{double mark}的洋场才子,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经营活动为开拓中国近代文艺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开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enter newline}李菲的《论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中,研究了1908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式剧场--{double mark}新舞台{double mark}。由此,新式剧场风靡全国,不久即取代茶园成为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新式剧场给戏曲艺术提供了一个封闭的演出空间,使得欣赏戏曲成为相对单纯、严肃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促使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但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对于西方戏剧艺术自然是适用的,而对于中国戏曲独有的表演程式、观演关系等就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文章对中国戏曲演出的观演心理作一番考察,进而从戏曲表演、戏曲语言、观演关系等方面讨论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对于传统戏曲的{double mark}异质性{double mark}。 {enter newline}{enter newline}(悠 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