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网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开设“上海文化专栏”

来源:学报编辑部发布时间:0001-01-01浏览次数:64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开设“上海文化专栏”  
{enter newline}

近几年,上海学术界对上海文化的研究,有了一些高层次研究,在其中一些方向上取得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成果。为了配合学界的这一研究动向,新改版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01年的第一期起,开设“上海文化专栏”,以集中发表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成果。本期发表的有关学者对上海文化研究的文章有《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上海方言的形成》等。
    

{enter newline}

    潘建国的《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晚清时期,五彩石印技术开始传入上海,其制版方法主要有“毛石”与“光石”两种,用于印制钱票、月份牌、仿单、舆图及书画等物,当时较为著名的五彩石印书局有富文阁、肇记、中西、藻文等十数家。民国初年,上海五彩石印业成立了自己的同业组织,对彩印价格、公平竞争等事项进行了规范。文章认为,从印刷史的角度而言,五彩石印术,充当了传统木板套色印刷与现代彩色胶印之间的过渡桥梁。
    

{enter newline}

    回达强的《“四大名旦”和20世纪前期的上海》一文认为,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晓云之于中国剧坛,犹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吉利,莫里哀之于法兰西,是中国戏曲的灵魂,是民族艺术的骄傲。而20世纪前期的上海,之于四大名旦,则犹如助产士之于婴儿,没有上海就没有四大名旦的崛起,进而也就没有京剧的鼎盛与辉煌。文章认为,这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他们成名沪上缘于上海是个名角相对较少,束缚较少而宣传发达的新兴都市。四大名旦的上海之行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声名的鹊起,也使他们的演艺突飞猛进;而他们的“走穴”申城也对上海京剧舞台产生了深刻影响。
     

{enter newline}

    刘民钢的《试论上海方言的形成》认为,上海话的底层显示,上海话原本是一种接近于现代侗台话的古越族语,现在的上海方言是由历史上本地人群改用汉语后形成的。作者认为,在语言改用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移民本身,而是标准语的确立。而汉字在确立汉语标准语地位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enter newline}

(晓  明)

{enter newline}

{enter newline}